close

氣喘病患日漸增多,學者開發新型空氣品質感測器。成功大學團隊最近開發兩款新型感測器,除方便攜帶外,也能與手機連動,並採用新型感測方式增助聽器加準確率,預計不久後投入市場生產。

成功大學張守進教授表示,在台灣10大致死癌症中,以氣管和肺癌為首,原因之一是空污程度日趨嚴重,而空汙也會誘發氣喘。WHO統計,全世界有5%人口患有氣喘,為有效控制氣喘,市面上雖有不少氣喘感測器,但造價昂貴且不易攜帶,因此團隊著手開發新型感測器,並可與手機、網路連動,讓醫師隨時掌握情形,並給予建議。

成功大學王振興教授亦指出,根據美國環保署研究,室內空污程度常比室外高出數倍,而現代人平均有7成以上的時間是待在室內,因此團隊以「唯有解讀空氣,才能解毒空氣」為出發點,分析空氣組成因子,並結合各區域監測站數據建立資料庫,透過APP、Line等即時推播,更重要的是方便與穿戴式裝備結合,讓使用者走到哪用到哪。

經常耳鳴竟然是聽力喪失的徵兆!前幾年型男歌手吳克群傳出連續兩個月耳鳴、聽力下降,以為是耳垢多,未料竟是突發性耳聾,因延誤治療黃金時間,聽力只剩6成。醫師提醒,如果耳鳴合併聽力下降,是聽力喪失徵兆,及早就醫才能搶救聽力。
耳鳴是聽神經接收聲音有障礙的現象
 為什麼耳鳴會和聽力喪失有關?亞東醫院人工耳蝸中心主任陳光超表示,醫界推測耳鳴的發生,可能是聽神經原來應該要接收到聲音的訊號,但聽神經受傷無法收到訊號而產生耳鳴。或是耳內毛細胞運動時,因聽神經老化、毛細胞損壞。正常情況下,聲音傳導進耳內的振動波會影響毛細胞接收聲音,但是損壞的毛細胞接收到反射波時無法接收聲音,使得耳內接收到的反射波產生雜聲音,即聽覺系統傳達到大腦的訊號出現障礙的現象。如果持續出現這種現象,即表示聽覺發生問題。
長庚醫院耳鼻喉科耳科主任陳錦國說,耳鳴指的是耳朵聽到鳴叫聲或是耳朵悶脹,有很多原因都會引起耳鳴,包括感冒、吸菸、喝酒、熬夜及噪音等引起的暫時性的耳鳴,而可能會長期影響聽力的則有聽神經瘤、腦瘤、俗稱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,也是會先以耳鳴的症狀為表現。
急性聽力降低需儘快用藥
 如果是老化影響的聽力慢慢喪失,可以搶救的聽力有限,一般採取的是使用有助耳內循環的藥物減緩聽力喪失。但如果是突發性耳聾,因為有治療黃金期,所以必須及時治療。陳錦國提醒,突發性耳聾常引起耳內發出尖銳的「吱吱吱」叫聲,很多人執著於「叫聲何時停止」,但其實最該做的是趕快到耳鼻喉科做聽力檢查。如果有連續3個音域聽力降低超過30分貝,表示為突發性耳聾,趕快用類固醇治療,有機會搶救聽力。
耳鳴類型不同會影響聽障程度
 陳光超說,如果耳鳴又同時合併天旋地轉的眩暈,根據統計顯示,這類型的聽力喪失比較難回復,治療效果差。如果是低頻發出嗡嗡叫、爬高會發作的耳鳴,陳錦國提醒,這可能是梅尼爾氏症引起的耳鳴,有機會經由治療減緩聽力喪失的速度。如果是耳悶悶的,聽聲音像有水聲的耳鳴,小心可能是中耳炎引起的聽力障礙,必須趕快治療,否則進一步傷害可能會造成永久性聽力降低。耳骨硬化症到最後也可能引起聽力喪失,除了可以選擇配戴助聽器以外,也可以利用人工耳鐙骨取代硬化耳骨的手術治療,但這項治療很精密,必須很小心,否則也可能傷害內耳而引起全聾。耳鳴伴隨心跳搏動聲 危險性高
 兩位醫師都提醒民眾一定要注意以下這種耳鳴:持續聽到和心跳同步的搏動聲,一定要趕快就醫檢查,因為這類型的耳鳴,通常和腦動靜脈畸形有關,腦動靜脈瘤破裂有致命危險。陳錦國說,如果是劇烈運動後聽到心跳聲,這種通常是短暫性的,如果是持續數小時、數天或反覆發作,就一定要當心。

但早先工研院研究指助聽器推薦出,市面上空氣感測器不準確率高達7成。針對此新型感測器是否有相同疑慮,研究團隊成員江博士指出,市面上感測器是透過分析空氣中粒子大小來判別成分,因此容易有所誤差。而新型感測器則採用直接分析空氣組成分子,並可辨別5種特定汙染成分,準確率應在正負5%之間。

目前感測器的生產流程已與國內公司合作,預計很快將投入市場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ilianhaynunw 的頭像
    kilianhaynunw

    kilianhaynunw的部落格

    kilianhaynun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